教育

我寒假生活 ▏赶年集

来源: 新天水2025-01-22 16:13:42

我寒假生活 ▏赶年集

来源: 新天水2025-01-22 16:13:42

深冬暮冷,过了大寒,又是一年。随着冬日里最后一场雪的悄然融化,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特别的味道——那是年的味道。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,准备迎接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。而在这场盛大的筹备中,赶年集,无疑是最具仪式感也最让人期待的一环。

小镇的集市比较特别,沿316国道成一字型横穿小镇。曲直有致,远远望去,色彩不行,如同一幅画卷,一眼望不到头。家乡的集市逢农历三六九开市。一年中无论农忙农闲,集市上的四时之景总是车来人往、熙熙攘攘,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。

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。在平常的月份里,人们总是不紧不慢地赶集,日子一踏进腊月的门槛,年集就如绚丽的舞台一般拉开热闹的帷幕。平日里普普通通的集市就自动升级为年集,辛勤的人们结束了一整年的劳作,外出打工的人们也已陆续返乡,在这新旧年交替的时刻,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今年要买什么样的鞭炮和玩具,大人们则盘算着如何置办齐全年货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,年的味道开始浓郁起来。走上街头、走进集市,尽情享受烟火的浸染。
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,小镇的集市便已热闹非凡。人们早早起来,梳妆打扮,吃过早饭,扶老携幼,从四面八方纷纷踏上这条通往年味的路。

腊月的年集,仿佛踏入了五彩斑斓的世界。红彤彤的对联挂满了每个摊位,金光闪闪的福字贴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精美的装饰品……让人目不暇接。各种叫卖声、揽客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。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,刚出锅的炸货酥香四溢,爆米花的米香扑鼻而来,面皮、凉粉、呱呱让人垂涎三尺,瓜果的香气更是诱人……从水果蔬菜、特色小吃到日用百货,再到农产品特产礼盒、应季花卉等,应有尽有,一应俱全。摊位之间熙熙攘攘,人们穿梭其间,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年货,一声声吆喝此起彼伏、一句句叫卖嘈嘈切切,构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乐。物与物琳琅满目、人与人摩肩接踵……质朴而又浪漫,平凡而又温暖。

俗话说“腊月的集,赶一集少一集”,从腊月初一一直持续到腊月三十,人们赶年集的脚步也随之变得紧凑起来,喜气洋洋的氛围填满每一天。更有甚者,集集赶集,集集不落,直到“抢集”结束。其实赶年集最有意思的就是“抢集”。相传旧时人们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年集称之为“抢”集,一则时间紧迫,通常上午赶集,下午过年。二则,寓意喜庆、圆满。忙碌了一年的商贩们在最后一集,赔本赚吆喝——就图个穷开心,以示成人之美。这一天,集市上所有物品一律清仓大甩卖,是人们年前购物的最后狂欢,也是生意经中“舍得”的最好诠释。

夕阳缓缓褪去,刚刚还人声鼎沸、热闹非凡的集市上,也终将归于平静。人们满载收获,停车场、马路上的车流也驶向了不同的方向。腊月里来赶年集,是人们多少年来久久不散的乡情,也是农家腊月里忙年的重头戏。正所谓,“市井长巷,聚拢来是烟火,摊开来是人间。”

犹记得小时候赶年集,交通不便,那时候没有超市,集市就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,也是我见过最大的世面。我们村离镇上的集市有10公里之余,来回得两三多小时。赶集除了要走一段长长的路,还得翻越一座大山。腊月里,路上行人络绎不绝,赶完年集,大伙结伴而行,肩扛背搭,我们小孩紧随其后,怀揣心仪的新年礼物,无不欢乐。

热热闹闹赶年集,忙忙碌碌办年货。悠久的传统年俗,纯朴的民间乡风,对于每个人而言,赶年集不仅有物质上的享受,更有精神上的愉悦。

赶年集作为一种传统习俗,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在这个充满年味的季节里,人们通过赶集的方式,不仅购买到了心仪的年货,更感受到了那份纯正的年味记忆。这种热闹与繁华,正是人们对生活热爱的最好诠释。

(张亚军 天水市建二小学玉昇分校教师)

责任编辑:姬旺芳
编辑:赵晓玲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、凡注有“新天水讯”的稿件,均为天水日报社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新天水”,并保留“新天水”电头。
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新天水客户端(网站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