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

文化时评|​天水儿女要勇做文化传承的火炬手:春节成功申遗对天水的启示

来源: 新天水2024-12-12 11:40:32

文化时评|​天水儿女要勇做文化传承的火炬手:春节成功申遗对天水的启示

来源: 新天水2024-12-12 11:40:32

 □ 陈光毅

12月4日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这一消息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,也为各地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思考,同时更为天水儿女找寻和分享天水文化带来新启示。

春节,是中华民族最重要且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。它的申遗成功,标志着其在人类文化体系里获得了更为卓越的地位与价值认定。春节蕴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、对家庭团圆的珍视、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,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凝练体现,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丰富意义非凡。而天水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根基的城市,也因春节的申遗成功,为我们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传播工作带来了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局面。

2024年,对天水来说是充满变化与惊喜的一年。这一年里,“麻辣味道”香飘海外,甘肃天水荣登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七个热点之一;“天水麻辣烫”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火遍国内外,成为美食爱好者追捧的对象。同样,近期的“天水黄金大道”文化旅游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。游客们在此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观和精彩的表演,更能深切感受到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与现代城市活力的交融,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彰显了天水文化的强大实力,也为天水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本地文化遗产,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借鉴。


天水,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文化的起源地,在历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。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,曾见证了无数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。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和壁画,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文化的交融;秦腔以豪迈的唱腔彰显着地域特色与人民的精神风貌;木版年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生活百态与美好愿景。然而,在现代快节奏生活冲击下,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正面临着被忽视和遗忘的困境。幸运的是,春节申遗成功犹如一声响亮的号角,唤醒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。对于天水而言,这是重拾文化记忆、传承非遗宝藏的重要契机,它提醒着天水人民,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,绝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的根基,而应秉持敬畏之心,坚定地传承文化脉络。

在非遗文化传承的壮阔画卷中,天水的未来也系于每一位儿女的肩头,需要大家齐心协力,共绘文化传承的斑斓长卷。在文化的传播之路上,天水儿女要化身热情的使者,无论是穿梭于国内外的商旅人士,还是求学于他乡的莘莘学子,抑或是网络世界中活跃的每一个个体,都应把天水文化当作珍贵的名片,利用便捷的社交平台,分享天水的历史故事、民俗风情,以图文并茂、生动鲜活的方式,让更多人知晓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承载的千年信仰,秦腔吼出的西北豪情,木版年画绘就的生活憧憬。

春节申遗的成功,无疑为天水文化传承敲响了振奋人心的战鼓。天水儿女们,应从心底唤起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。传统节日里,重拾那些逐渐被遗忘的习俗,在春节的阖家团圆中,讲述伏羲创世的古老传说,让家族的温情与文化的传承交融;在元宵的花灯下,哼唱几句秦腔的经典唱段,使传统艺术在民间重焕光彩;于端午时节,以麦积山周边草药制作香包,让古老的技艺在指尖延续。

天水文化传承之路,道阻且长,但只要每一位天水儿女都将自己视作文化传承的火炬手,以信念为薪,以行动为焰,定能让天水的非遗文化穿越岁月长河,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。从而让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灵魂永远鲜活,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,留下属于天水的深刻印记,奏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激昂乐章。


责任编辑:孙有生
编辑:刘蕾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、凡注有“新天水讯”的稿件,均为天水日报社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新天水”,并保留“新天水”电头。
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新天水客户端(网站)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